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冬至節手抄報大全 冬至節黑板報素材

資訊1.89W
冬至節手抄報大全 冬至節黑板報素材

導語:又到了一年的冬至節氣,我們的任務又來了,那就是冬至節的手抄報。爲了將二十四節氣繼續傳承下去,作爲新一代的小朋友們冬至節你們要加油哦,讓更多的人瞭解冬至,瞭解冬至背後的含義。所以現編也來支持你們,送上冬至節手抄報大全,還有你需要的冬至節黑板報素材也在這裏,請拿好,不用客氣。

冬至節手抄報大全 冬至節黑板報素材

冬至節手抄報大全 冬至節黑板報素材

接姑爺過冬至節

過冬至時連帶接姑爺。在冬至前一天,由老岳父或舅老公前去接婿,一般由後者前往。當日女婿來家吃晚飯。第二日冬至,要邀姑爺外出遊玩,有時喊女兒一同去。冬至過後女婿即回家,多不在岳父家上墳,女兒則留住數日。

冬至前後,有族產的地方,闔族上墳。如以族產辦招待,各家推一名代表前去參加。

女兒出嫁三年之內,除冬至外,每年正月十六與六月二十四日,都要接姑爺上岳父家。三年期滿便不接了。

冬至諺語

冬至不離十一月。

冬至十天陽曆年。

冬至無雨一冬晴。

冬至丸,一食就過年。

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乾旱。

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滿山走。

冬至一日睛,來年雨均勻。

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

冬至天氣睛,來年百果生。

冬至前犁金,冬至後犁鐵。

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

冬至始打雷,夏至幹長江。

冬至日頭升,每天長一針。

冬至團圓小故事

冬至節手抄報大全 冬至節黑板報素材

很久很久以前,兩個窮苦人討飯來到閩南小鎮,女兒要留在這裏做奴婢。

離別之際,父女倆討來糯米圓,父親對女兒說:“今日離別,就像糯米圓分成兩半,咱們就每人屍半把它吃下吧。待日後團圓時,再吃圓子。”

父親走了,這夭正是冬至。女兒盼望等着父親,又到冬至,她對家主說:

“大家都吃圓子,門神也該敬敬。”

說着,就搓了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粘在大門上。她想,父親不會忘記離別時的相約,若是看到門上的圓子,會來接她的。

花開花落,女兒每到冬至都要在大門上粘兩枚糯米圓。周圍的人們說,糯米圓象徵着團圓和吉利,也學着裝點自家的門。由近及遠,傳爲閩南、潮汕和臺灣的冬至風俗

冬至餃子小故事

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爲官,他告老還鄉時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

冬至祭天

冬至節手抄報大全 冬至節黑板報素材

歷代統治者都要於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在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北宋時祭天多在京城的南郊舉行,明清時則在北京天壇的圓丘。圓丘在古代即是高出地面的圓土丘,它像徵着天圓,故用來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齋戒沐浴,住在齋宮,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

冬至祭祖

在民間,有於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冬至祭祖之禮與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時,人們還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古時流傳有向老人敬獻鞋襪的習俗,此習俗現代仍然十分流行。閩臺有俗諺“冬至大過年,唔(“不”的意思)返無祖宗”,所有外出謀生的人都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表示年終有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