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熱點

​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是怎麼回事 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具體情況

熱點2.18W

江蘇大一男生劉同學在直徑約18毫米的橄欖核上,雕刻了18位西遊記人物,這些橄欖核都是雙面雕刻。具體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是怎麼回事?一起來了解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具體情況

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是怎麼回事

​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是怎麼回事 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具體情況

4月13日,江蘇淮安。大一男生劉同學在橄欖核上,雕刻了18位西遊記裏的人物,每個橄欖核直徑大約是18毫米,每一個人物都精雕細刻、神態各異。這些橄欖核雕刻都是雙面雕刻,一面是人物形象,一面是人物特徵。劉同學稱,雙面雕刻非常費工時和時間,孫悟空雕刻就耗時四到五天,一套西遊人物成交價在1萬8左右。

關於雕刻:

​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是怎麼回事 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具體情況 第2張

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的各種雕塑工藝,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麪塑、竹刻、骨刻、刻硯等,是中國工藝美術中一項珍貴的藝術遺產。牙雕、玉雕等工藝由於材料昂貴,做工又十分的精細,所以逐漸從實用品轉變爲欣賞品,因此被人們稱爲“特種工藝”,解放前,它僅是剝削階級手中的玩物。木雕、石雕、泥雕、麪塑等工藝,則大都流傳在民間,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所謂的技法,就是木雕創作中作者對於形象和空間的處理手法。這種手法主要體現在削減意義上的雕與刻。確切地說,就是由外向內,一步步通過減去廢料,循序漸進的將形體挖掘顯現出來。在一次次的減法造型中,我們不僅體會到作品在“脫殼而出”的驚喜,而且還能感受到各種刀法產生的特殊韻昧,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產生新的意韻。因此,在木雕藝術創作中,最有意義的探索是運用各種刀法,恰到好處的體現我們的創作意圖。

​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是怎麼回事 男子在直徑18毫米橄欖核上雕西遊記具體情況 第3張

刀法好比書法、繪畫中的筆觸,它能起到加強、豐富作品藝術效果的作用。優美的筆觸之所以形成是技術達到了純熟的表現。時常有人在臨摹一張好畫時,感到最難的莫過於筆觸,因爲筆觸是作者的心靈與技巧相結合的產物,是任何模仿都難以體現的東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並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達到理想的真正屬於自己的刀法。那種木紋與雕痕、光滑與粗糙、凹面與凸面、用圓刀排列,平刀切削……它們所表現的藝術語言,其魅力是其它材質的雕塑無法達到的。

總之,刀法就是雕刻家用來體現自己創作構思的技術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藝術內容的手段。運刀的轉折、頓挫、凹凸、起伏,都是爲了使作品更加生動自然以充分體現木雕的材質美,體現豐富的雕琢美。不明木雕藝術真意的人,在用刀時不是以刀代筆,而是描畫做作,再加膽子小怕刻壞,結果刀法死板匠氣,刻不出木雕的趣味來。因此要多刻多練多琢磨,熟而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和藝術風格。

微雕施工面積極小,沒有相當高的書法功底和熟練運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難以完成的,且刻作時,要屏息靜氣,神思集中,一絲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