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跑龍套一詞最初和哪個職業有關 跑龍套最初源於哪裏

導語:我們現在將影視劇中,一些出現鏡頭極少的角色稱之爲跑龍套,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明顯演員,都是從跑龍套開始的,所以也別小看“跑龍套”演員,萬一稱爲巨星了呢?那麼,你知道跑龍套一詞最初和哪個職業有關嗎?到底跑龍套最初源於哪裏?一起來了解。

跑龍套一詞最初和哪個職業有關

跑龍套一詞最初和哪個職業有關 跑龍套最初源於哪裏

跑龍套由來

戲曲。跑龍套原指戲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色,後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或專做跑腿、服務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當配角。如今多用於電影裏面的色。跑龍套也稱呼爲羣衆演員、特約演員。出自沈從文《跑龍套》: "跑龍套在戲臺上像是個無固定任務色,姓名通常不上海報,雖然每一齣戲文中大將或寨主出場,他都得前臺露面打幾個轉,而且要嚴肅認真,不不笑,凡事照規矩行動,隨後才畢恭畢敬地分站兩旁。”

又稱文堂、流行或特約演員,是京劇(臺灣省稱國劇或評劇)的術語,指扮演隨從等的配角。

龍套演員是由四個人組成一個單位(稱爲堂),一般舞臺上多用一堂或兩堂,扮演劇中的侍從或兵卒,負責助威吶喊或烘托聲勢,用以表示人馬衆多,是一種以少見多的表演形式。之所以會稱“龍套”,則是因爲戲服上往往繡有龍紋之故。龍套演員必須要熟悉自己在舞臺上的站位,以及各種常用的固定隊形變化,另外也需熟悉各種齊唱的曲牌。

由於龍套的功用主要是爲了陪襯主角或應故事發展之用,因此如果替人幫襯、打雜或跑腿,做些無關緊要的工作或扮演無足輕重的角色時,一般便稱這爲“跑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