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科舉通過會試叫什麼 科舉通過會試的人叫作什麼

導語:大家應該清楚,會試也叫春試或春闈,它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有些朋友想學習更多關於會試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科舉通過會試叫什麼?科舉通過會試的人叫作什麼?接下去請大家收藏好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舉通過會試叫什麼

科舉通過會試叫什麼 科舉通過會試的人叫作什麼

貢士

通過會試叫貢士或者會元。會試由禮部主持,考試內容與鄉試相同,考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舉人取得“貢士”資格後,方可參加殿試。殿試是天子親策於廷,被視爲“掄才大典”。

會試就是集中全國舉人會同考試之意。參加的人是舉人,在鄉試後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闈”或“禮闈”。鄉試後第二年各地舉人彙集京師應會試。

會試在北京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會試的主考官4人(明代爲2人)稱總裁,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員,由部都請派充。明清各省鄉試中式的舉人,於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後改在三月)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以往各屆會試中未中的舉人也可一同應試。

另有同考官18人(明代初爲8人,以後有所增加,多時曾達20人),多由翰林充當。考試時的彌封、謄錄、校對、閱卷、填榜等手續與鄉試一樣。參加會試的舉子應先行復試,道遠不及者,得於會試後另行復試。

會試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三場所試項目,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以及策問,與鄉試同。

科舉通過會試叫什麼 科舉通過會試的人叫作什麼 第2張

  貢士圖片

科舉考試報考指南

根據科舉制度發展後期更完備的制度(參照明清時期),考試共分四級:童生試(也叫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首先,童生試是科舉的入門考試,考試通過後童生改稱生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秀才,過了童生試,纔算站在了科舉入仕的起點。

但是,如果像《儒林外史》裏的范進一樣,一直到50多歲仍是生員,又沒有那個遇到“同病相憐”的周進的運氣,那基本就告別仕途了。

成爲秀才後就能考鄉試,鄉試每三年在秋天舉行,又稱秋闈,錄取的榜單稱“金榜”,考中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根據記載,全國每次錄取舉人1000多人,放到現在,可能已經差不多是上清華,北大的水平了。

會試每三年在京城舉行,因爲在春天舉行,又稱春闈,錄取的榜單又稱“杏榜”。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纔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爲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如果能一路挺到殿試,就是科舉考試中的佼佼者了。殿試由皇帝主試,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爲進士。殿試有三甲。第一甲稱進士及第,第二甲稱進士出身,第三甲稱同進士出身。第一甲的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稱鼎甲。

科舉通過會試叫什麼 科舉通過會試的人叫作什麼 第3張

貢士圖

科舉考試複習指導

從大處講,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訴求,因此,不同時代的科舉考試也有自己的獨特內容。

唐朝科舉的內容很豐富,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武則天時期還設武舉,展現了唐朝恢弘多彩的氣象,可以說是全面發展了。還有清代後期,因爲近代化的需要,也在科舉中加入翻譯,經濟等學科,展現了社會變革時期的風向。

從小處講,最大的領導還是皇帝,因此,不同時代的科舉考試也體現着皇帝獨特的喜好。

在宋代,偏愛青花瓷,詩寫得極好,獨創瘦金體的“藝術大咖”宋徽宗,成立了專門的世界上最早的美術專業學校——畫院,還於崇寧三年(1104)設立了畫學。宋徽宗出過不少有意思的考試題,如“蝴蝶夢中家萬里”,奪魁者王道的蘇武思鄉圖,多少年來仍被作爲美談。

科舉考試就業指導

秀才不能做官,只有考中舉人,才真正能算是踏入仕途。舉人可以享受國家補貼,還可以做一下縣丞、縣令一類的小官,但大多都僅限於小官,想要出人頭地,做上大官,還得往上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