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古爾邦節是什麼節日 古爾邦節是做什麼的

資訊1.07W

導讀:古爾邦節是什麼節日?古爾邦節是做什麼的呢?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又叫做宰牲節,是要宰殺牲口,邀請親戚朋友前來做客的日子,還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典活動。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對古爾邦節的詳細介紹,一起去看看吧。

古爾邦節是什麼節日 古爾邦節是做什麼的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與開齋節、聖紀並稱爲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爾德節。古爾邦節與開齋節(肉孜節)、聖紀並列爲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

古爾邦節的主要內容有:

(1)舉行會禮,穆斯林們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場所,舉行盛大的儀式和慶祝活動;

(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節日之前準備好到時要宰殺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須健康,分駱駝、牛、羊三種,根據家庭的經濟情況來決定。宰殺後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別留作自用、贈送親友以及施捨給窮人。

中國新疆地區的穆斯林稱該節日爲“大爾德”(大節日)。這一天,穆斯林們都精心打扮,宰殺牲口,邀請親戚朋友前來做客,同時還舉行各種文藝活動。

古爾邦節的來歷和意義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爲爾德·阿祖哈)。拉丁文稱爲‘īdu A??ā 。“爾德”是中文“節日”的音譯。亦稱古爾邦節(‘Id Qurban)、“忠孝節”、“爾德節”或“古爾巴尼”。意爲“獻祭”“獻牲”含有“犧牲”“獻身”。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稱作“犧牲節”或“宰牲節”。也譯作“庫爾班”的,爲朝覲功課的重要儀式之一。(《伊斯蘭百科全書》)

古爾邦節是什麼節日 古爾邦節是做什麼的 第2張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意譯爲宰牲節),又稱“大節”,是伊斯蘭教重要節日之一。在伊斯蘭曆每年的12月10日,麥加朝聖過後。據古蘭經記載,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沒有兒子。他祈求真主安拉賜給他一個兒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兒子, 他衷心感謝真主的恩賜,精心撫養幼子。十幾年後的一天夜裏,伊卜拉欣作了一個夢,夢見真主安拉命令他把心愛的兒子宰掉獻祭以考驗他的誠心。伊卜拉欣惟命是從毫無遲疑,他懂事的兒子也毫無懼色並鼓勵父親宰己獻祭。於是,伊卜拉欣作着宰子的準備。伊卜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當伊斯瑪儀側臥後,他把刀架在兒子的喉頭上。這時他傷心痛哭,淚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兒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個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點皮。伊斯瑪儀說:“我的父啊,你把我翻個身,讓我匍匐而臥,這樣你就下決心吧,順從真主的命令。” 伊卜拉欣聽了兒子的勸言,把他翻了個身,然後解下刀子使勁宰時,真主讓伊卜拉欣刀下留人,派天仙吉卜熱依勒背來一隻黑頭羝羊作爲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伊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了。當伊斯蘭教創立後,穆斯林們承認伊卜拉欣並尊爲聖祖,每年的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獻祭的習俗沿襲至今,成爲所有信伊斯蘭教(安拉)的人們的傳統節日之一。

(漢族的平時注重少數民族的禁忌就可以,例如不當着他們吃豬肉就可以。)

古爾邦節是阿拉伯語音譯,又稱“爾德·艾祖哈”,含有犧牲、獻身之意。在伊斯蘭曆年的12月10日舉行。這一天也是穆斯林赴麥加朝覲的第三天。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它起源於先知伊卜拉欣的傳說。伊卜拉欣受到安拉啓示,命他宰殺自己的兒子伊思瑪儀獻祭,以考驗他對安拉的忠誠。

古爾邦節是什麼節日 古爾邦節是做什麼的 第3張

古爾邦節

於是,伊卜拉欣將愛子伊思瑪儀帶到麥加城郊米納山谷,準備宰殺愛子以表達誠意。此時,安拉派來天使送來一隻黑頭綿羯羊代替伊思瑪儀犧牲。從此古爾邦節宰牲便成了穆斯林的傳統慶典。節日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潔身後,穿上節日的盛裝,到清真寺去參加會禮。之後走墳,回家舉行宰牲儀式。宰牲的牛、駝、羊肉除了自己食用外,還要分送親友和貧孤之人。

維吾爾人的古爾邦節

節日的早晨,維吾爾人沐浴全身(大淨),然後盛裝到清真寺參加聚禮。聚禮之後,人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於是宰牛宰羊宰駱駝還是宰馬,由各家經濟實力決定。通常人們把獻祭的牲畜宰好,大塊連骨肉燉到鍋裏後,男子們纔開始互相串門。拜賀節日。婦女們則留在家裏擺上節日食品,燒茶備水,準備迎接客人。

節日第一天,先給發生過喪葬和家難的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給鄰居和長者拜節。在禮節性拜節活動中,除了給夫妻雙方老人拜節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節活動往往三五成羣,男女分開進行。之後,纔是同輩親朋好友之間的拜節。大家除了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之外,還要共餐痛飲,吹拉彈唱一起娛樂。維吾爾民間拜節是維吾爾人增強社會聯繫,嚴守禮尚往來這一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