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南方人冬至吃餃子嗎 南方人冬至吃湯圓還是水餃

資訊9.27K

導讀:冬至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所以有着傳統習俗與美食。但是由於南北飲食文化的差異,所以南北方冬至食俗是不同的,北方冬至會吃餃子,那麼南方人冬至吃餃子嗎?對比常見的餃子,南方人冬至吃湯圓還是水餃呢?想知道南方冬至吃什麼食物,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南方人冬至吃餃子嗎 南方人冬至吃湯圓還是水餃

餃子

南方人冬至吃餃子嗎

南方人過冬至不吃餃子,南方人過冬至常吃湯圓。餃子在北方吃的比較的多,不過在我們的認知裏面冬至是要吃餃子的,特別是蘿蔔羊肉餡,不過在有的地方也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都是地域廣的原因。

南方人冬至吃湯圓還是水餃

1、冬至北方喜歡吃餃子,南方喜歡吃湯圓,其實這一天吃什麼都好,就是圖個喜慶。

2、冬至這一天因爲南北差距的不同,風俗也不同,南方人喜歡吃湯圓,北方人喜歡吃餃子。在北方,冬至的時候要吃餃子,而且最好全家人在一起吃一頓餃子,這樣有閤家團圓之意。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吃餃子也是經常的事情,並非只有冬至這一天才可以吃,而且吃餃子這個習俗從古代就傳下來了。

3、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爲“餛飩”的食品,和如今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4、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裏混着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南方人冬至吃餃子嗎 南方人冬至吃湯圓還是水餃 第2張

湯圓

5、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如今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獨吃。

6、宋代稱餃子爲“餃耳”,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南方冬至吃什麼食物

甜丸

相傳漢代冬至已有“進酒餚,謁賀君師耆老”的習俗。宋、元以來,潮俗盛行吃甜丸。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湯,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至前,農家主婦紛紛舂糯米粉(今多爲機械輾制),有的互通有無,饋贈親友。

冬至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圍坐在竹葫或大盤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攪搓成的粉團,以兩隻手搓成彈珠一樣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丸”象徵着歲暮之際全家人圓圓滿滿。有的“冬至丸”還加以橙糕、瓜冊糖、豆砂等作餡料,俗稱“鴨母氽”,“冬至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取“公孫丸”好兆頭。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表示年雖還沒有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

九層糕

臺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南方人冬至吃餃子嗎 南方人冬至吃湯圓還是水餃 第3張

九層糕

冬節“補冬”在臺灣也成俗。冬節前日,晚飯過後,各家在廳堂搓圓。古例搓圓時禁忌口出不祥語。搓圓仔後要補冬,米糕是補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龍眼乾肉,鹹米糕有羊肉糕及紅米糕。補品還有雄番鴨、公雞、豬肚鱉燉八珍或十全大補。

餈粑

按照江浙一帶的傳統,冬至會舂餈粑,參與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雲南,冬至也有吃餈粑的習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節日,或紅白喜事,都要做餈粑,因此,在老家把餈粑叫“大餈”,如今常見的湯圓就有些不屑的被稱做“小餈”。

製作前將糯米洗淨,放入飯甑蒸熟後,趁熱迅速倒進石臼,兩人或三人手握大木錘,不斷使勁地捶搗,另一人配合用手不停翻轉,使之搗捶受力均勻。捶至粘糊、綿韌狀,趁熱快速用手捏出小塊狀,放入早已準備好的豆砂糖粉中隨心翻弄幾下,便可食用,其味清香撲鼻,味道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