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資訊1.67W
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導語:餃子,更歲交子是一年中歲時更替的意思,這也是我們會在大年三吃餃子的由來。但是吃餃子可不僅是在春節,我們有句俗語,迎風的餃子,送行的面。這說明在迎接客人的時候我們也有吃餃子的習俗,在立冬時節也有吃餃子的習俗,但是很多人都會迷糊到底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還有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現在我們就來解開謎團。

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吃餃子

立冬部分地區有吃餃子的習慣,而大體上是,冬至吃餃子。在京津一帶,人們有立冬吃水餃的習俗,有民俗專家認爲,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是“交子之時”,所以這時吃餃子有“順從天意”的意思。而且,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吃餃子的習俗有很大的普適性,很多節日、節氣好像吃的都是餃子。三伏天的頭伏要吃餃子,立冬那天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過年還要吃餃子。不過這些吃餃子的習俗多是和北方各地有關。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立冬了

一、時間不同含義不同

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作爲干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此時,太陽位於赤緯-16°19',北京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僅有33°47'。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冬至爲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爲冬季的開始。

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至,極致的意思,冬至是說冬天最冷的時候,也是一年中夜最長,晝最短的日子。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二、氣候特點不同

冬至到

立冬氣溫下降快冷空氣臨來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後南北溫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平均溫度已達-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兩者的溫差可達30℃-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乾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冬至南方溫度只有6℃至8℃左右,開始“數九”的第一天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爲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