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九九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資訊1.78W

導語:要過節首先就要準備好過節要吃的美食,這是中國人過傳統佳節的一種流程。在小編看來,過節就要吃好喝好。今天我們就從重陽節介入,來看看九九重陽節吃什麼。想了解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下面有詳細介紹,一起來關注吧!

九九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九九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九九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糕

重陽飲食中最有名的就是重陽糕和菊花酒。據說重陽吃糕的習俗源於重陽登高,取“步步高昇”之意。重陽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沒有特定的製作方法。相傳重陽這一天,住在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製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菊花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爲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從醫學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之妙。時逢佳節,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九九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第2張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歷史

遠在魏晉時代,我國就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酒,令長壽。”這裏的“蓬餌”,即是用植物的葉子和米麪做成的重陽花糕。到了唐宋時期,吃重陽糕的風俗更爲盛行。武則天曾命宮女採集百花,和米搗碎,蒸制花糕,賞賜給衆臣。

宋朝時,重陽糕的製作已十分講究。“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更相饋送,上插剪綵小旗,摻1丁果實,如石榴子、慄黃、銀杏、松子肉之類。”《夢樑錄》記錄了兩種重陽糕的製作方法:以糖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爲絲簇汀,插小彩旗,名曰“重陽糕”;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獅蠻,以小彩旗簇之,捏爲餅糕小段,或如五色彈兒,皆人韻果糖霜,名之曰“獅蠻慄糕”。

明代民間還將重陽節叫作“女兒節”。《宛署雜記》中記載:“九月蒸花糕,用面爲糕,大如盆,鋪棗二三層,有女者迎歸。共食之。”此風俗至今流傳。在一些地區,有的人家在重陽節爲出嫁的女兒饋贈重陽糕,一般是兩個大的、九個小的,取“二九”相逢之意。

到了清朝,重陽糕的製作更普遍,更精良。“京師重陽花糕極勝。有油果爐制者,有發麪裹果蒸成者,皆剪五彩旗以爲旗幟。市人爭買,供家堂,饋親友。”“花糕有兩種,其一以糖面爲之,中夾細果,兩層三層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餅之上星星然綴以棗慄,乃糕之次者。每屆重陽,市肆間預爲製造以供用”。在所有重陽糕中最講究的,要屬在寶塔形的花糕之上放九隻小羊,意寓“九九重陽(羊)”。

九九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第3張

重陽糕

重陽糕的傳說

關於重陽節食糕還有一段優美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住在山腳下的農夫。他勤於耕作,日子過得富足。有一天,一個卜卦的先生未找到住宿,農夫將卜卦先生請到家中款待飯食並留宿。  卜卦先生非常感激。第二天臨行前對農夫說:“你九月九日有災禍,最好搬到草木稀少的高處去住。農夫對卜卦先生的話半信半疑。爲了防止萬一,農夫在九月九前和家人一起搬到了高山頂上,那裏草木稀少。九月九日一早兒,當他們站在山頂朝山下家中望去時,那裏已是一片火海。此時,大火沿山腳蔓延而上,幸好他們所住的地方沒有太多的草木,才倖免於難。

農夫一家九月九登高避災的事很快就在民間傳開了,人們紛紛效仿,於九月九將家搬到高處以防不測。時間久了,人們發現年年搬家不是一個好辦法,再說,平原地區沒有山,無法登高。人們最後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在重陽節這天吃糕,因“糕”與“高”浩音,吃了糕,就表示登高消災之意。從此重陽節食糕風俗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