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清明節的風俗活動 清明節南北地區不同的習俗習慣

導語:我國的傳統文化多種多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所展現的傳統習俗活動都有所差異,雖然清明節全國各地都要掃墓,但掃墓的方式又是千差萬別,尤其我國廣東海南地區,你會發現他們掃墓時所供的食物是很有特色的。具體一起了解以下的清明節的風俗活動,即清明節南北地區不同的習俗習慣。

清明節的風俗活動 清明節南北地區不同的習俗習慣

清明節的風俗活動 清明節南北地區不同的習俗習慣

清明節

清明節的風俗活動——北京清明節習俗

在北京,清明一直被人們視爲重要的節日,各種民俗活動很多,而且參加的人員也很廣泛,其中踏青、掃墓、放風箏是最主要的民俗活動。

踏青是北京人在清明時的一項雅俗,古時也稱探春、踏春或尋春,現在多稱爲春遊或觀光。由於過去交通的原因,一般是城內百姓去近郊觀賞大自然的景色,賞花看綠,位於西直門外的高粱橋和東直門外的亮馬河一帶,是舊京踏青的好去處,一是離城裏近,出行方便;二是碧水夾堤,綠柳花紅,景色宜人。除此之外,香山、八大處、潭柘寺、萬柳堂、通惠河等,也是人們踏青的好地方。出遊時人們往往自帶食物,中午在郊外進食,下午返回城裏。窮者步行,富者乘車坐轎,一時間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同時春遊踏青還與宗教祭祀結合起來,在賞景之時,到碧雲寺、臥佛寺、大覺寺、戒臺寺等廟宇裏上香,以求平安吉祥。以後踏青便成爲春天裏人們進行最多、最爲時尚的旅遊活動。

掃墓是北京人在清明的一項重要習俗,也稱爲祭祖、祭墓。據文字記載,掃墓的習俗早在先秦以前就已經出現了,到了唐朝更爲盛行,既是人們對祖先崇拜意識的反映,也是生者對逝者的緬懷。明末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稱:“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拜者、祭者、哭者、爲墓除草添土者、焚櫧錠次,以紙錢置墳頭。”可見當時掃墓之盛況。北京人掃墓的地點多在城近郊一帶。北郊的土城、東郊的西壩河、南郊的永定門外、西郊白石橋和西山都是墓地較爲集中的地方。掃墓只是一個統稱,實際上包括清除墓地及四周的雜草、爲墳培土、跪祭、焚燒錢紙、擺放供品等,而現在多是焚燒錢紙和擺放鮮花。

放風箏是北京人在清明的一項趣俗,據傳風箏在我國大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特別是唐朝以後更爲流行,明清時北京人制作的技術更爲嫺熟、精巧,並形成了曹氏、哈氏、金氏和馬氏四大流派風箏。其中“曹氏風箏”是指著名文學家曹雪芹製作的風箏,在扎、糊、繪、放四個方面更獨特,他還專門寫過一本《南鷂北鳶考工記》,對風箏製作、放飛的方式做全面論述。放風箏妙在既能在近處觀賞,又能在遠處賞玩,而且全身運動,宜於養性強身。據傳,放風箏最早是爲圖吉利,人們將風箏放得高高的,等快鑽進雲彩裏的時候,就一刀將風箏線剪斷,那風箏就看不見了,於是高喊“晦氣沒了”、“晦氣走了”以圖吉利。以後放風箏逐步成爲人們的一項休閒活動,其樣式和製作材料、工藝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放飛的時間也不僅侷限於清明時節了。

清明節的風俗活動——西北地區清明節習俗

1、河曲縣清明節以黍米磿面作餅,稱爲「攤黃兒」。壽陽縣清明節,男女兒童皆剪綵紙成串戴在頭上,據說這是古代「綵勝」的遺風。翼城縣民預煮黑麪涼粉,於清明節切薄片,淋上湯汁來吃。解州清明停止一切女紅,據說此日動針線者,會成爲瞎子。平陸縣兒童清明節頭上以麥系發,祈求長壽。

2、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爲「游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後,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貼於樹幹,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蒸饃爲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爲紀念。

清明節的風俗活動——東北地區清明節習俗

在東北過清明時多數人家早上都要吃麪,之後祭奠掃墓,這也是清明節最重要的內容。舊時多土葬,每逢清明,距墳近者,都要躬親祭掃,給逝者上墳。上墳時燒紙、培土,並把紙錢用土壓於墳頭。而距墳遠者,備香楮、酒餚,望空致祭。滿族人民在清明上墳時與漢族稍有不同,他們不燒紙而是在墳上插“佛託”(滿語,漢語爲“柳枝”)。佛託是在一根柳木枝上串上苞米骨,在苞米骨上扎一團剪好的五種顏色的紙,紙團下飄逸着一圈五彩紙條。

五色紙代表萬物之源的五行,苞米骨代表裸體女性,而扎纏的一團子五彩紙條便是代表子孫。一團紙包住苞米骨,五彩紙條飄垂其下,表達滿族人祈望子孫世代繁衍,相傳不息。滿族把柳樹視爲神樹,因爲柳樹春天發育得早,成活率高、生命力強,只要插上柳枝就能成活。插上柳枝,預示着這個家族就會興旺發達。佛託需要專門製作,有些時候便簡化爲用彩紙剪成錢幣樣子,在去上墳的路上,看到柳樹枝條就順手摺斷一根,把紙錢穿在上面,上墳時插於墳上。

清明節

清明節的風俗活動——廣東清明節習俗

1、韶關地區的客家人在每年掃墓時,都首先會將祖墳周圍的雜草鏟光,土坡進行清理,然後用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進行祭祀,最後鳴放鞭炮,回家就餐。許多山區羣衆便會採擷新鮮艾葉,和以糯米、白糖,用於做“青粄”,俗稱“清明粄”。這種小食擁有一股獨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僅可以祛風祛溼,還有驅除體內寄生蟲的奇效,最適合天氣潮溼的春天食用,因此這種習俗在客家地區代代相傳。

2、在民國前,過清明節最主要程序就是到祠堂拜祭太公,即開村之人。女人是絕對不能上山掃墓的,主要就是不能參加太公分豬肉的儀式。佛山有清明插柳的習俗。這個習俗是爲紀念晉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爲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第二年,老柳樹死而復生。晉文公將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羣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

3、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着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捲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纔算完成。

4、在肇慶,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的風俗活動——海南清明習俗

海南人過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內容,但因爲海南本身是一座移民島,來自大陸各地的民風習俗在這裏互相滲透,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部分地區清明習俗也略有不同。

東部地區:文昌、瓊海等地一些村莊,一般不在清明節掃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掃墓。在給先輩燒香時,最爲講究的還要屬海口府城地區,先長輩後晚輩,輩分順序是不能搞亂的。

而西部地區,如儋州等地,過清明時以人多爲榮,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終日生活在船上的漁民,在清明時節,往往會在船頭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護風調雨順,後輩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