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冬至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冬至的來歷與風俗

導語:許多朋友會選擇在冬至節氣養生,要準備足夠的能量,吃冬季適宜的食物。有些朋友想了解冬至節氣的相關內容,那麼,今天就來說說,冬至節氣的由來和風俗是什麼?冬至的來歷與風俗有哪些?有不知道的小夥伴趕快跟着小編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大家閱讀愉快。

 冬至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冬至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冬至的來歷與風俗

冬至節氣

冬至由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爲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平氣法”(即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

“平氣法”用測影確定黃河流域的日短至作爲冬至日,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爲“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爲“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爲“二十四節氣”。

 冬至風俗:

1、北方吃餃子、餛飩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相傳,這一習俗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冬至餛飩的意義主要在祭祀,其次纔是食用。有古人認爲冬至吃餛飩是爲了破陰釋陽,支助天地間陽氣生長。

2、南方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爲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

冬至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冬至的來歷與風俗 第2張

  冬至

冬至時間是什麼時候

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就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些。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爲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當爲“大吉之日”。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冬至節,由於節氣特點“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古人認爲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當然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着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冬至的來歷與風俗 第3張

  冬至圖片

二十四節氣之冬至養生篇

1、冬至如何養生之飲食調理

“病從口入”這幾個字說的恰到好處,意思就是如果我們在飲食上不注意的話,有些疾病也會因爲我們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而找上我們。冬至以後氣溫變的更低,使我們感覺更加寒冷,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適合吃一些可以讓身體暖和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等一些溫和的食物。冬至時節氣候乾燥,如果經常吃一些比較容易讓我們上火的食物肯定是不可以的,辣椒雖然吃了可以使身體暖和,但是也不適合多吃,多吃的話使身體上火更容易產生疾病,所以無論食用任何食物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

2、冬至如何養生之常曬太陽

冬至以後的天氣也是“喜怒無常”所以晴好的天氣對於冬至來說應該是難得的,所以在晴好的天氣裏我們要經常曬曬太陽,這樣不僅可以使身體暖和,小孩子經常曬太陽的話還可以補鈣。所以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在天氣晴好的時候都需要在太陽底下曬曬太陽,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

3、冬至如何養生之重在養心

冬至養生的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爲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4、冬至如何養生之食補養腎

腎既要爲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又要爲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