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 中元節包袱書寫格式

資訊2.36W

導讀:中元節又叫鬼節。七月半,在我國民間中元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每年這一天除了要祭奠逝去的親人,還要給去世的親人燒去紙錢,也是我們常說的燒包袱。燒包袱書寫的格式是格外講究的,不能隨隨便便寫,不然寄到陰間是無法接收的。那麼,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是怎樣的呢?以下是萬年曆帶來的中元節包袱書寫格式範文,快點來看看吧。

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

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 中元節包袱書寫格式

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

男稱大人,女稱孺人。

父母死三年內:稱新逝顯考,母稱新逝顯妣。

三年後:父稱故顯考,父稱故顯妣。

孝家稱呼 燒袱子火單寫法 自稱

九代:稱鼻祖 故鼻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孫

八代:稱遠祖 故遠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雲孫

七代:稱太祖 故太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乃孫

六代:稱烈祖 故烈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孫

五代:稱天祖 故天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來孫

四代:稱高祖 故高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孫

三代:稱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孫

二代:稱祖父 故祖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孫

一代:稱父親 故顯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 中元節包袱書寫格式 第2張

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

父之兄:稱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稱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稱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稱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稱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孫

母之兄或弟:稱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爺:稱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孫

母之堂兄:稱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稱姑父 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內侄

父之姐妹:稱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父之姑爺:稱故姑公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內侄孫

父之姑娘:稱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孫

同父母之姐:稱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胞姐之丈夫:稱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內弟

母之姐夫:稱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母之姐妹:稱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妻之父:稱岳父 故岳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妻之伯爺:稱伯岳父 故伯嶽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妻之伯孃: 故伯嶽妣 母諱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妻之祖父: 故內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孫婿

妻之姐夫: 故襟兄 府 公諱 收用 襟弟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爺 公諱 老大人收用 表侄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 內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 內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乾爹之父親: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孫男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孫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後父: 故繼父 老大人收用 繼男

後母: 故繼母 老孺人收用 繼男

大媽的兒子與小媽: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媽的兒子與大媽: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媽: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荊室

妻: 故賢妻 收用 爲夫

朋友: 故彥兄 收用 世弟

 中元節包袱書寫格式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爲(如下圖):

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 中元節包袱書寫格式 第3張

 中元節包袱書寫格式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農曆跪拜焚化的日期)

注意事項

一、不同的輩分,稱呼亦有不同,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遠”。

二、尊稱都是男右女左。自稱亦自然隨着改變,相對應的分別是:子、孫、曾孫、高孫。

三、袱皮背面的交合處應寫上一個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隨意拆看。

四、捲上一卷錢紙,用白紙包好,寫上“挑夫專用”。“挑夫”即陰間的“郵遞員”,如果沒有挑夫,冥錢是無法送到的。

袱包是什麼

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 中元節包袱書寫格式 第4張

  袱包是什麼

“袱包”是古時祭奠逝者,將冥幣以信袱的方式化給幽冥界的亡魂,以寄託哀思。相當於現在人郵寄錢財。由於地域不同,寫法也不盡一致,但大致相仿,其寫法大有講究,隨着老一輩的逝去,正逐步失傳。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草體,壓着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

農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們中元祭祖的日子。燒包袱,是由燒紙錢演化而來。民間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新亡人)十四日(老亡人)祭奠亡靈時,都要燒包袱。意在寄錢給祖先亡靈,好讓他們在陰間有錢用,更好地庇佑子孫。將打好的紙錢,用白紙封起來,就成了一個個長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後,還要用毛筆字寫上敬奉的字樣。

包袱種類有哪些

1.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2.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鉅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

3.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4.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

5.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