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惠生活 > 生活

糉子的由來 糉子的由來和風俗

生活2.07W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糉子的習慣,傳說是爲了紀念屈原。相傳在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及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百姓爲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吃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糉子已經成爲了一種承襲傳統的表現。

糉子的由來 糉子的由來和風俗

糉子種類

糉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甜味有白水糉、赤豆糉、蠶豆糉、棗子糉、玫瑰糉、瓜仁糉、豆沙豬油糉、棗泥豬油糉等。鹹味有豬肉糉、火腿糉、香腸糉、蝦仁糉、肉丁糉等,但以豬肉糉較多。

糉子的由來 糉子的由來和風俗 第2張

糉子屬於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適。因爲早餐通常食慾不振,飲食數量較少,清香溫熱的糉子吃起來方便。

糉子的由來 糉子的由來和風俗 第3張

食用事項

無論什麼糉子都應趁熱吃,因爲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糉子更不宜冷吃,對於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而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後會有變硬現象,五穀雜糧糉子冷後的回生現象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