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立秋吃西瓜的說法 立秋吃西瓜的傳說

導語:立秋有“啃秋”的習俗,所謂的“啃秋”就是指吃西瓜。一般來說,西瓜是在夏天吃比較好,那麼,爲什麼到了秋天還要吃呢?到底立秋吃西瓜的說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立秋吃西瓜的傳說。

立秋吃西瓜的說法 立秋吃西瓜的傳說

立秋吃西瓜的說法 立秋吃西瓜的傳說

立秋吃西瓜

傳說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裏許多人長了癩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癩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結果瘌痢瘡果真好了。因此人們就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

西北地區緯度高,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立秋吃西瓜就是一種嚐鮮。而中部一些地區,立秋時西瓜已經進入末市,吃西瓜可以消除初秋之邪、潤養五臟。

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裏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爲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要是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叫hold住了。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的生活習慣,民間認爲可以防瘧疾。

立秋吃西瓜的傳說:

立秋吃西瓜的說法 立秋吃西瓜的傳說 第2張

立秋節氣吃西瓜

西瓜雖從宋代傳入中原,但種植並不普遍,所以那時並沒有產生和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風俗。但在西域,西瓜原產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風俗。因西域地處中國的西北,緯度較高,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嚐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而此時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種種解釋。

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爲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別之意。

南通有個風俗,立秋吃西瓜。聽老人們講,說是立秋吃西瓜,可以爛豬毛。意思是清除平時我們所吃東西時藏留於肚的一些垃圾,是一種美好的希望吧。

又據《二般秋雨齋隨筆》中記載,西域婦女擇立秋之夜到田間去摸瓜,稱之爲“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狀像孕婦的大肚皮,瓜內有子象徵有兒子有關。在我國習俗中,“瓜”總與繁育後代有密切關係。

因此,從這以後在江南一帶便有了立秋吃西瓜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