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8冬至有什麼意義嗎 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資訊3.27W

導語:很多朋友一直以爲 ,冬至節氣就是冬天到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覺,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或者23日,就是冬至,也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其實,這個日子遠遠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簡單,首先我們來看看2018冬至有什麼意義嗎?另外附贈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的精彩講解。

2018冬至有什麼意義嗎 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2018冬至有什麼意義嗎 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2018冬至有什麼意義嗎 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個節氣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稱之爲“亞歲”。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峯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 

古人認爲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臺民間認爲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爲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爲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 "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2018冬至有什麼意義嗎 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第2張

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2018冬至有什麼意義嗎 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第3張

2018冬至有什麼意義嗎 2018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冬至民間風俗:迎日祭祖

雖然祭天的性質至高無上,除了天子之外的其他人都沒有這種資格,但出於對於天的敬畏和崇拜,民間在冬至時還有一種不算正規的“迎日”的風俗,也算是一種特殊的非正規祀天方式吧。迎日活動中需要的物件是一種叫做日晷的東西,其實就是一個簡易的日影儀——《月令章句》說:“冬至爲極,晝露極短,去極極遠,晷景極長。”人們常常通過觀察日影來預測來歲的豐饒,這就有點儀式性和趣味性了——《易通卦驗》曰:“冬至之日,見雲送迎從下向來,歲大美,人民知不疾疫。無雲送迎,德薄歲惡。故其雲赤者,旱黑者,水白者爲兵。黃者,有土功諸,從日氣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樹,八尺表,日中視其晷如度者,則歲美人和,晷進則水,晷退則旱。進一尺則日食,退一尺則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與羣臣左右縱樂五日,天下之衆,亦家家縱樂五日,爲迎日至之禮。”

除了祭天迎日,冬至節也是先民感懷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傳統生活中,祭這個字是滲入在日用常行的,節日裏祭祖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中國的祭傳統講“敬如在”,比如,在時節轉換的日子裏祭祖,就好像祖先也和我們一起過節。一般來說,雖然不是正式家祭,但應該給祖先的靈位前祭獻供品和香火,酹酒一盞而後全家在一起分胙、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