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冬至爲什麼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說法有哪些

資訊5.65K

導讀:冬至美食真不少,湯圓、餃子、燒臘、九層糕等等都是冬至最常見的食物,不過冬至的餃子被提及的最多,餃子的餡料也有很多寓意,那麼你知道冬至爲什麼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的好處是什麼嗎?想知道冬至吃餃子的說法有哪些,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冬至爲什麼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說法有哪些

餃子

冬至爲什麼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是爲了不凍耳朵,具有健康寓意。

河南人在冬至有吃餃子的風俗,稱爲吃“捏凍耳朵”。這也有傳說: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原爲醫官,告老還鄉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南陽的鄉親受凍餓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於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麪皮包捏成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驅寒矯耳湯”施捨給鄉親吃。鄉親們服食後,凍爛的耳朵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這種“捏凍耳朵”吃,說是冬至吃了餃子不凍人。

冬至吃餃子的說法有哪些

東漢時期,南陽出了個名醫叫張仲景。此人行醫,不圖發財,只求濟世救人。某年,洛陽發生荒旱,他來到洛陽行醫,對貧苦人家特別優待,不僅有求必應,而且對特別困難的病人還施捨他自己花錢配製的藥品,爲衆多百姓解除了病痛。一個叫李生的小夥子來求醫,張仲景爲他號過脈,說他雖然營養不良,但沒有大病。李生只好說了實話,說他失去了父母,現在孤身一人,上無片瓦,下無立足之地。他請張仲景爲他治治窮病。

冬至爲什麼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說法有哪些 第2張

餃子

張仲景自行醫以來,治好的病人不計其數,但從來沒有替人治過窮病。由於他心地善良,對李生的要求他經過認真捉摸,便開了一張藥方,藥方上開的只有“茅根”一種,交待李生挖的越多越好,洗淨晾乾,保存起來。照此辦理,窮病可除。李生對張仲景的話深信不疑,一連挖了好長時間,積累了大量的茅根。不久,瘟疫流行,張仲景爲人開的處方上,都有茅根四兩,因那時洛陽醫生們還不懂茅根有通竅利尿的功能,藥鋪均沒此藥,都得到李生那裏配藥,時間一長,李生便積攢了不少銀子。他蓋了房子,娶了媳婦。張仲景在洛陽治窮病的故事廣爲流傳。

後來張仲景科場得第,官拜長沙太守,但他仍然不忘鑽研醫術,著有《傷寒論》等名著。他當太守,不僅坐堂判案,還坐在太守的大堂上爲貧苦百姓看病。“坐堂醫生”這個詞即源於此。

張仲景在長沙離任告老還鄉那年的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天氣奇冷。老百姓由於生活困難,飲食不佳,衣服單薄,很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張仲景一到家,登門求醫的人很多。騾馬接,轎車請,整日裏把張仲景圍個不透風。張仲景雖然很忙,可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他叫弟子們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盤上大鍋,在冬至那天開了張,給窮人舍藥治凍傷的耳朵。他施捨的藥叫“去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在鍋裏煮熬,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的“嬌耳”下鍋煮,嬌耳煮熟後,給來乞藥的每人一大碗湯,兩隻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起熱。天天如是,舍藥一直舍到年三十,人們的耳朵都醫治好了。大年初一,人們慶賀新年,就學着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有人把這種食物稱“餃耳”,也有叫“餃子”的,還有叫“扁食”的。

冬至爲什麼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說法有哪些 第3張

餃子

此後,“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爲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着餃子,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所以,現在又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冬至吃餃子的好處

1、從烹飪科學的角度看,蒸煮餃子以水(汽)爲介質的烹飪方式,溫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殺菌,避免了燒烤炸條件下生成苯並芘等強致癌物,保證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營養成分在蒸煮過程中也不至於因過氧化或水解而損失。

2、從膳食結構角度看,餃子的餡料都包在麪皮中,可以做到穀類與菜果、肉類的適宜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營養豐富並酸鹼平衡,膳食寶塔形結構。

3、從營養角度看,餃子以水(汽)爲傳熱介質經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澱粉類多糖充分裂解,利於人體吸收。

4、合於中國人的腸胃與飲食習慣。符合“食飲有節”、“謹和五味”、“和於術數”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