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三伏天艾灸哪個部位好 溼氣重艾灸灸哪個部位呢

導語:如果你覺得艾灸只要做好時間安排,瞭解艾灸注意事項就可以開始了,那你就打錯特錯了,艾灸哪裏是比必須要了解的一個問題,因爲不同地方的艾灸,有不同的作用功效。那麼,一般我們三伏天艾灸哪個部位好?如果溼氣重艾灸灸哪個部位呢?以下爲您介紹。

三伏天艾灸哪個部位好 溼氣重艾灸灸哪個部位呢

三伏天艾灸哪個部位好 溼氣重艾灸灸哪個部位呢

三伏天艾灸穴位

艾灸常灸穴位:足三裏、關元穴、氣海穴、神闕穴、腎俞穴、膏育俞穴、風門穴、三陰交、臍療、風池穴、大椎穴、涌泉穴

三足裏位置: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關元穴位置:位於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

氣海穴位置: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接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爲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爲此穴。

神闕穴位置:穴下爲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腎俞穴位置:取定穴位時,通常採用俯臥姿勢,腎俞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膏育俞穴位置:尋找穴位時通常採用俯臥姿勢,膏肓穴位於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或左右旁開三寸),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

風門穴位置:人體風門穴位於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三陰交位置:在脛骨後緣和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脛後動、靜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臍療位置:臍,中醫穴位又稱“神闕”。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認爲,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

風池穴位置:人體風池穴位於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大椎穴位置: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爲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涌泉穴位置: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溼氣重艾灸灸哪個部位呢

三伏天艾灸哪個部位好 溼氣重艾灸灸哪個部位呢 第2張

三伏天祛溼艾灸

①肩頸部的“大椎穴”

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痠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②前胸的‘膻中穴'

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

③肚臍部位的“神闕穴”

從“神闕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別是女性,當盆腔內的“寒溼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婦科各種疾病,比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

④腰部的”命門穴“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引起我們腰痠背痛,腰膝痠軟,各種腎虛,性功能下降等症狀;

⑤腳底的”涌泉穴“

從”涌泉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膝關節痠痛,風溼關節炎等症狀。

”寒溼“是萬病之源,我們日常一定要注意排寒溼和補充陽氣及時恢復體力。

所以,避免寒溼、排寒祛溼非常重要,請在日常生活中護住這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等!

瞭解更多,請看》》》三伏天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