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什麼是公伏母伏 公伏母伏是什麼意思

導語:據統計,2022年7月16日入伏,8月25日出伏,整個三伏天時間持續40天。那麼,今天小編就跟朋友們來好好說一說,什麼是公伏母伏?公伏母伏是什麼意思?想了解清楚的朋友們一定要收好以下這份指南了,爭當做個無所不知的文化人。

什麼是公伏母伏

什麼是公伏母伏 公伏母伏是什麼意思

三伏天

人們按照入伏當天陰曆的時間來確定是公伏還是母伏,是單數,當年就是公伏,相反,是雙數,當年就是母伏。根據古代《陰陽學》的說法,把奇數(單數)日期定爲陽,把偶數(雙數)日期定爲陰,而陽爲“公”,陰爲“母”。

2022年7月16日入伏,對應的農曆時間爲六月十八,十八是偶數,因此今年是“母伏頭”。

老話說“雨淋母伏頭,炕頭長蘑菇”,說的意思是如果入伏是母伏,這天下雨就預示着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雨水多,潮溼的天氣導致炕頭都長出了蘑菇;老話還說“雨淋公伏頭,曬破狗舌頭”,說的是如果入伏是公伏,這天下雨就預示着接下來一段時間高溫少雨,炎熱的天氣把狗舌頭都曬破了,說明天氣異常炎熱。

什麼是公伏母伏 公伏母伏是什麼意思 第2張

  三伏天圖

今年三伏天是多少天呢?

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既定爲了入伏,庚日見庚日是十天,那麼第四個庚日爲中伏。可曆法又規定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爲末伏,因此,中伏天數是不固定的,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爲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爲20天。

因此,每年入伏、出伏和伏天的時間皆有不同,今年的入伏時間:初伏,7月16日到2022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2年7月26日到2022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2022年8月15日到2022年8月24日,共10天。也就是說今年有兩個中伏,三伏天一共有40天。

民間雖然有着“公伏”“母伏”的說法,但三伏天該熱還是要熱的,“常言道“該熱不熱,五穀不結”,畢竟伏天是熱的時候,這是我國所處地理位置的夏季環流形勢決定的,只不過公伏會更熱,而母伏熱的程度要稍微輕些。

什麼是公伏母伏 公伏母伏是什麼意思 第3張

三伏天氣

入伏到底是怎麼來的?

古人在一年之中,有兩次重要的祭祀活動,冬季打獵以祭祖,謂之“臘祭”。夏季以狗肉來祭祖,謂之“伏祭”。所謂“伏祭”,也就是殺狗以祭祖。其日子爲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而“臘祭”的日子爲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所以說:“夏至三庚爲伏,冬至三戌爲臘”。

後來隨着“伏臘”習俗的逐漸減少,臘祭的日子就演變成了現在的臘八節,而伏祭的日子就演變成了入伏的開始。《蒿庵閒話》中說:“伏祭始於秦,近日已不聞舉行”。最初的“夏至三庚爲伏”,也變成了“夏至三庚入伏”,雖一字之差,其意義卻不一樣了。

之所以要用“庚日”,就是因爲“庚”字來源於白虎七宿的參宿,代表着秋季的蕭殺之氣。而伏祭本身就是人們殺狗祭祖的節日,“伏”與“副”同音,“副”字的本義就是用刀刨開,所以到了今天,有些地方依然把“殺狗”念成“副狗”,同“伏狗”。

當伏祭的日子變成了入伏的開始,“庚”字的意思又發生了變化。《歷忌釋》中說:“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也,故曰伏也。伏者,隱伏避炎暑也”。

庚代表秋季的金氣,也就是少陰之氣,夏季火旺,庚金遇火就要伏藏,所以庚金伏藏之日就爲入伏的開始,原本是人們殺狗祭祖的日子。

古人在三伏天怎麼防暑降溫

無論是“母伏頭”還是“伏包秋,只要是在三伏天裏就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悶熱難耐的時候,氣溫節節升高,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特別是暑熱和暑溼,我們要格外注意。

在沒有科技這麼發達的古代,古人們也運用他們自己的智慧,來防範這樣的天氣。

在宋朝的時候,夏天有吃”伏日綠荷包子”的習慣,就是用荷葉包裹包子來消暑,在宋朝的巷陌路口,橋門市井,都有賣各種各樣的消暑的應時食品,如義塘甜瓜,麻飲雞皮(一種夏日飲品)等。

懂得享受的宋朝人還會在臨風面水的亭子裏,高峻巍峨的樓宇內,享受着雪櫃冰盤盛裝的冷飲,品嚐着冰涼水中的浸泡的甜瓜鮮果,好不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