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驚蟄養生艾灸注意事項 驚蟄艾灸的穴位及方法步驟

導語:驚蟄養生艾灸注意事項有哪些?艾灸是我國中醫療養的一種方式,艾灸分很多種類,夏季三伏艾灸稱爲“三伏灸”,而每個節氣的艾灸叫做“節氣灸”,節氣灸可以根據氣候的變化對身體進行調理。下面爲您介紹驚蟄艾灸的穴位及方法步驟。

驚蟄養生艾灸注意事項 驚蟄艾灸的穴位及方法步驟

驚蟄養生艾灸注意事項 驚蟄艾灸的穴位及方法步驟

驚蟄艾灸

節氣艾灸的意義:

根據中醫“天人合一”思想,“天”的變化自然影響人體,而節氣對人體影響有兩個方面:

1、由於節氣前後氣候變化比較大,一個人如果有舊患或宿疾,他的適應能力和機體抵抗力就弱,往往會在這個時候發病或病情加重。據醫學統計:心臟病、中風、哮喘等疾病多發於節氣前後和半夜。因爲當外界氣候條件的變化超過身體的應變能力時,人就會生病。這正是《黃帝內經》所講的“邪之所腠,其氣必虛”。

2、由於宇宙能量在節氣前後變化較大,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運用一些特殊的方法進行干預,把宇宙能量轉化爲我所用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節氣灸就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成功的把宇宙能量轉化爲我所用的典範。通過做節氣灸不但可以起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病能力。這樣,當外界環境及氣候等因素髮生變化時,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如《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驚蟄艾灸不同穴位,不同作用功效:

腦血管有問題的艾友可以艾灸:足三裏、懸鐘穴,每次每穴左右各20分鐘,一週3次,做保健灸。

心血管有問題的艾友可以艾灸:內關穴、公孫穴,每次每穴左右各10分鐘,一週3次,做保健灸

艾灸健脾穴:中脘、足三裏、太白

艾灸方法:在中脘穴、足三裏左右各綁一個單孔竹製艾灸盒,同時施灸20分鐘,手拿艾條懸灸太白穴左右各10分鐘,艾灸3天休息1天。

章門穴:陽陵泉屬膽經,也是膽經的合穴,八會穴之筋會,有專解肝膽之鬱的功效。

艾灸方法:在章門穴、陽陵泉左右各綁一個單孔竹製艾灸盒,同時施灸20分鐘,艾灸3天休息1天。

驚蟄養生艾灸注意事項 驚蟄艾灸的穴位及方法步驟 第2張

驚蟄節氣艾灸

驚蟄艾灸不同體質,不同的艾灸穴位:

1、痰溼體質

形體肥胖,肌肉鬆弛,嗜食肥甘,神卷身重,是痰溼體質人的明顯特徵。艾灸脾俞,胃俞,腎俞,足三裏,豐隆,天樞,水道,陰陵泉,三陰交,曲池,合谷等穴位。適當的將拔罐和艾灸結合起來刺激這些穴位,平時也可以先用刮痧的方法疏通: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和足太陽膀胱經。

2、陰虛體質

這類人羣的體質特點爲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心中時煩,少眠,便幹,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艾灸調理以督脈、腎經、任脈、肝經調理爲主,足三裏,關元,中脘,氣海等穴都是重點。注意:灸法一定要用溫和灸,火力不宜猛而瀉。

3、陽虛體質

這類人羣多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溫,小便清長,大便時稀,怕寒喜暖。艾灸調理以督脈、膀胱經、腎經爲主。注意:火力先溫和後加強。

4、血瘀體質

凡是面色晦滯,口脣色暗,肌膚乾燥,眼眶黑暗者多爲血瘀體質之人。艾灸調理十四經皆可做。主要取穴:百會、中脘、氣海、足三裏、三陰交、太淵。這些穴可作爲一切亞健康艾灸養生保健的基礎施灸方穴,還可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胃脘痛、腹脹、腹瀉、氣短、乏力、腰腿無力、浮腫等症。

驚蟄養生艾灸注意事項 驚蟄艾灸的穴位及方法步驟 第3張

驚蟄養生艾灸

驚蟄艾灸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裏,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