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冬至節爲什麼吃要餃子

 導語:冬至下餃子是冬至北方習俗之一,無論是煎炸的香噴噴水餃還是熱氣騰騰的水煮水餃,都受大家喜愛。尤其,許多人包餃子的時候,爲了使餃子更香,總會往餃子餡里加好多油。每逢冬至這天市場上餃子熱銷,各種素餡肉餡均被搶空。那麼冬至節爲什麼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習俗的由來是什麼呢?本站在此爲您普及冬至節氣的常識吧。

冬至節爲什麼吃要餃子


冬至節爲什麼吃餃子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在北方一直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而南方則是吃湯圓,但吃水餃最爲常見。北方說到冬至首先想到的就是餃子了吧,冬至吃餃子已經成爲一種傳統,想想在寒風凜冽的冬日,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也是極好的(小編飯量大,一般吃兩碗)。

每至冬至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的。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爲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冬至習俗吃餃子 餃子葷素大盤點

冬至節氣吃什麼 冬至思鄉食餃子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爲餃子。冬至吃餃子餃子可以是豬肉或牛肉、羊肉配上韭菜或茴香、大蔥、西葫等作餡。冬至吃餃子,是紀念醫德高尚的“醫聖”張仲景。當然,在北方冬至吃餃子,不僅是一種紀念,也是一種冬日進補的養生食俗。》》》冬至節氣專題(瞭解更多冬至節氣相關常識、民俗、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