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節氣爲什麼要吃餃子

資訊2.31W

導語:冬至節氣吃餃子這都已經是很久遠的事情的,據說可以追溯到漢代,這樣算來已經是千年的歷史了,人們冬至吃餃子已經吃了一千年,但是關於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小夥伴們就不一定知道了,那麼冬至節氣爲什麼要吃餃子,請看下文詳細介紹。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節氣爲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節氣爲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說法一

爲什麼冬至要吃餃子,這都與當時的季節天氣有關。據說,冬至吃餃子,是防凍禦寒的良方。華北、華東、中原一帶民諺日:“冬至吃餃子,不再凍耳朵。”這來白於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

東漢時期。有位叫張仲景的名醫,各種疑難病症,經他治療都能藥到病除。有一年冬天,張仲景的家鄉南陽一帶天氣奇冷,不少人耳朵生了凍瘡。張仲景就讓弟弟在村中一塊空地上搭起栩子,盤卜大鍋臺,然後把辣椒和一些祛寒藥物放到鍋裏熬,又把用麪皮、羊肉包成的食物“嬌耳”下鍋煮。煮好後發給梅個生瘡者一碗藥湯、兩個“嬌耳”,張仲景把這叫做“祛寒嬌耳湯”。據說病人吃後渾身發暖,兩耳發熱。凍瘡很快就好了。因爲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施捨“祛寒嬌耳湯”的,後來又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所以爲紀念這位妙手回春的名醫,從此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餃子。

至於這一傳說可靠程度如何,還難以完全定論。其實。從公元五世紀起,餃子已是黃河流域人民改善生活的麪食之一了。當時餃子與餛飩系同一種食品。宋代以後名稱逐步演變爲“角子”、“餃“,、“餃子”。在我國北方部分地區的漢族人和回族人也把它叫做“扁食”,膠東一帶還稱之爲“情值”。我國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它的時令食品。民間過大年都要吃餃子。冬至古時曾經是年節,所以人們也要吃餃子。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好吃不過餃子”。尤其人們辛勤勞作了一年,來到天寒地凍的冬至時節,趁過節之機,吃上一頓這種有皮有餡,主副食合一,出鍋後熱騰騰、香噴噴的美食,既可補養身體,又能大飽口福,該是多麼愜愈的事啊!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說法二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北方各地都有“冬至餛飩(餃子)夏至面”的診語。需要提示的是有些地方。餛飩和水餃是同一種東西,如河南確山、中牟的水餃也叫餛飩。太康的餛飩俗稱“扁食”等。

冬至爲什麼吃餃子?據說是因爲餛飩像雞卵,陰陽胚胎,包孕渾涵,似遠古天地混沌未開之象,並取其諧音,將吃餛飩引申爲打破混沌、開闢天地之意。另外,民間認爲冬至吃餛飩或水餃。可以保護一冬耳朵不被凍。河北灤縣人則認爲冬至吃完餛飩後可以使人更聰明。但是在江蘇蘇州。人們在冬至日要吃麪。有俗語說:“夏至餛飩冬至面,平平安安直到年。”